-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導讀:本文設計了一種加工性能優異、高強韌、抗腐蝕和抗氫脆斷的單相CoNiV中熵合金,不僅在大于90%的伸長率下具有1GPa的抗拉強度,而且具有出色的耐腐蝕和抗氫脆性。這歸因于單相固溶的單一fcc結構、堆垛層錯能、固溶體元素三方面共同作用。相關結果為高環境穩定性下設計具有良好機械性...
3年前 (2020-06-27) 4886℃
導讀:激光增材制造的部件經歷了大量的循環再加熱,研究者可以利用快速淬火、順序原位加熱和局部相變來制造層狀微觀結構,實現對馬氏體形成和析出的精確、局部控制,從而控制了機械行為。研究的材料具有1300MPa的抗拉強度和10%的延伸率。采用的原位沉淀強化和局部組織控制原理可廣泛應用于沉...
3年前 (2020-06-25) 4517℃
在金屬材料領域,強度和塑性的不可兼得嚴重影響了其工程應用和結構設計。人們已經提出了許多策略來提高金屬的強度,但不可避免地會降低甚至破壞材料的塑性。塑性不足已成為高強金屬材料的“致命弱點”。微觀原因是位錯滑移導致應變局部化產生頸縮,剪切帶開裂,最終導致災難性破壞。因此,簡單的方法可...
3年前 (2020-06-15) 3668℃
導讀:高應變率超塑性在高強度材料中極為罕見,尤其是高熵合金缺乏超塑性成形能力。本文制備的高熵合金在1073K高應變速率下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伸長率2000%,這是先進材料科學的巨大突破(a huge breakthrough)。研究表明,超塑性變形的主要機制與晶界滑移相關,晶內位錯...
3年前 (2020-06-15) 4808℃
報告題目
納米結構金屬材料的結構與力學性能
報告簡介
金屬材料作為工程應用中極為重要的結構材料,提升其力學性能一直是科學家從事的重要課題。金屬材料在納米尺度下往往具有豐富的納米結構,這些納米結構與材料性能密切相關。因此,除了通過改變材料組分設計高性能金屬材料,納米結...
3年前 (2020-06-03) 6244℃
導讀:高熵/中熵合金是一類具有強韌性組合的新型結構金屬合金。5月1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文章發現NiCoCr合金中,短程有序結構(SRO)可以忽略不計,或者對屈服強度和錯配量沒有任何重要影響;并指出SRO很難測量和控制且沒有理論來預測SRO引起的強...
3年前 (2020-05-26) 5972℃
日前,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RAL)特邀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作 “超高強鋼強韌性新機理”的在線報告。黃明欣教授結合2017年和2020年發表于《SCIENCE》雜志關于D&P鋼的論文分別從“晶界分層斷裂”提高強韌新機理、“位錯工程”提高強...
3年前 (2020-05-23) 8660℃
金屬3D打印技術(又稱增材制造)可高效制造復雜的幾何結構且減少損耗,對于高溫合金而言很有吸引力,尤其是應用于多孔或中空的航空航天部件。5月11日,Roger Reed院士團隊受邀在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題為“Metal 3D printing ...
3年前 (2020-05-20) 3065℃
正極中多硫化物(LiPS)的溶解/擴散和鋰金屬負極中枝晶的生長嚴重阻礙了鋰硫(Li-S)電池的實際應用。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崔屹教授(通訊作者)提出了一個綜合的硫正極結構彎曲設計和硫親和力參數,以減少多硫化物的擴散損失。具體來講,具有較高親硫性的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含氧官能...
3年前 (2020-05-19) 4451℃
高強高塑性是材料學家一直追求的目標。來自兩岸三地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Co-Cr-Ni基中熵合金,通過低溫軋制和高溫退火獲得異質晶粒結構,經高溫退火和時效引入非均析出相,最終獲得2.2GPa超高強度和13%均勻延展率的組合。合金強化機理主要為固溶強化、異構形變誘導硬化和析出硬化。雙...
3年前 (2020-05-16) 5827℃
導讀:減少濺射是激光粉末床熔合增材制造中的一個優先考慮的事項。本文作者使用了一個高保真多物理模型,并通過原位X射線和其他實驗對其進行了驗證,發現了一種新型濺射誘導缺陷的形成機制,消除了過大的回濺和穩定熔池動態。這種結合高保真多物理仿真技術與現場診斷技術的方法,將是促進制造業發展并...
3年前 (2020-05-11) 2551℃
導讀:柔性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薄片機械性能和電導率差制約其應用。本文制備的MXene功能化石墨烯(MrGO-AD)片顯示出超高的韌性、高的斷裂應變,同時抗拉強度和導電性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可達~699.1±30.6MPa。利用MrGO-AD片組裝的柔性超級電容器經17000次彎...
3年前 (2020-05-10) 3913℃
導讀: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往往不可兼得,尤其是屈服強度超過2 GPa時難度成倍增加。港大黃明欣等人首次提出高屈服強度誘發晶界分層開裂增韌的新機理,獲得了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極佳韌性,良好延展性的低成本超級鋼,為發展高強高韌金屬材料提供了新的材料設計思路。這是黃明欣團隊2017年在《...
3年前 (2020-05-08) 5005℃
導讀:由于組成元素的熱力學不混溶性,難以獲得均勻合金雙金屬化合物。本文以非平衡得平衡,巧妙地通過一種非平衡合成策略,克服了雙金屬材料的不混溶性,能夠獲得一系列通過傳統方法不能合成的新型雙金屬材料。
雙金屬化合物是一種重要的金屬材料,其化學性質與單一的金屬化合物不同。然而,由于組成...
3年前 (2020-05-06) 4832℃
導讀:合金化過程中原子通過替換基體原子或者占據晶格間隙位置進入材料中。本文發現直覺上非常微小的高階非簡諧效應對合金相變的臨界溫度或含量有著超乎想象的顯著影響。相變溫度和臨界合金原子含量,不僅可以通過材料宏觀的形變來改變,還可以透過合金原子局部應力場的非簡諧效應及其與合金原子偏析的...
3年前 (2020-05-05) 4292℃
導讀:空間電荷效應被認為是高純度電解質中高晶界阻抗的主要起因,然而現階段幾乎沒有離子導體晶界發生電擾動的直接證據。本文采用電子全息技術和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雙管齊下探討了晶界電荷的來源,間接證明了晶界傳輸的化學可調性,空間電荷效應部分甚至全部歸因于晶界雜質,對通過控制界面電位開...
3年前 (2020-05-02) 4185℃
導讀:北航和中國礦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先后設計出了高強高塑性鈦合金,而且發現優異的性能都與變形過程中層狀孿晶有關。兩項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兩篇論文的圖片、機理解釋都有許多類似之處,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鈦合金是一種重要的結構金屬,其強度與塑性往往表現出相互制約的倒置關系,即強度與塑...
3年前 (2020-05-01) 4021℃
傳統鈦合金強度和塑性的不平衡限制了其應用。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高強高塑性鈦合金,抗拉強度1092 MPa,屈服強度870 MPa,延伸率為41%,超高應變硬化率2.5GPa。強塑積高達前所未有的(unprecedented)45 GPa%。這些優異的力學性能歸因于在拉伸變形過程中...
3年前 (2020-04-30) 5433℃
北京時間4月29日晚,上??萍即髮W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和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兩項重大學術成果于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同時上線。這是繼4月24日該校兩項學術成果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后的又一“雙發”。
2020年的短短四個月以來,上科大在世界三大頂級期...
3年前 (2020-04-30) 3258℃
導讀:鋰離子電池(LIBs)的研究重點是抑制鋰枝晶,提高離子電導率,提高Li金屬/電解質界面相容性。本文報道了一種新策略制備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由此構成的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優異,可以對Li枝晶生長的有效抑制,助力于有機電解質體系安全地用于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
“鋰電之父”Go...
3年前 (2020-04-30) 4301℃
边吃奶边啪受不了好爽,喷奶水的毛片 mp4,国产丝袜熟女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