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如果超導材料能夠在環境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存在,其表現出的零電阻現象將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盡管幾十年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這種狀態尚未實現。在環境壓力下,銅鹽是在最高臨界超導轉變溫度(Tc)下表現出超導性的材料,高達約133?K。在過去十年中,以氫為主的合金的高壓“化學預壓縮”引領了...
3個月前 (03-09) 4083℃
物質在高壓下常常會呈現增強的甚至奇異的電、磁、光、熱和聲等特性,但當加載的壓力釋放后,這種物質特性往往會隨之消失。因此,將高壓下的新奇結構、特異性能保留到常壓條件一直是一個人們夢寐以求、卻看起來難以實現的目標。
近日,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曾橋石研究員帶領的國際合作團隊,率先為實...
9個月前 (08-18) 7158℃
2022年6月18日,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22“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設計了獨具特色的專業競爭力評價框架,通過學?!獙W科——專業三個層次的評價匯總形成對專業的綜合評價。排名指標體系設置學校條件、學科支撐、專業生源、專業就業、專業條...
11個月前 (06-20) 7929℃
熱電效應,是當受熱物體中的電子(空穴),因隨著溫度梯度由高溫區往低溫區移動時,所產生電流或電荷堆積的一種現象。因此,利用熱電材料可以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對能源生產或固態冷卻具有吸引力。高性能熱電材料要求材料在大溫差下兼具高導電和低導熱,但是這通常是一對矛盾。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年前 (2022-03-25) 7338℃
北京時間今天(10月6日)17時50分左右,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評選結果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該獎項授予Benjamin List 和 David W.C. MacMillan,以表彰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的貢獻。 今年終于不是“理綜獎”了!
諾貝爾“理綜獎”
...
2年前 (2021-10-06) 4641℃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在國慶這天,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分別在頂刊《Science》發表最新成果。
1、清華大學
10月1日,清華大學林元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和物理所金奎娟教授教授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雜志發表了...
2年前 (2021-10-01) 4551℃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步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中國科學院
2021年8月1日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共191人,分學部按姓氏拼音為序)
(數學物理學...
2年前 (2021-08-01) 10686℃
今天下午,最新影響因子終于公布了。Cell高達508.702!Nature由去年的42.778增加到49.962。Science由去年的41.845升為47.728。小編整理了1.3萬余本期刊的Excel版影響因子。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并回復【2021】,即可下載。
下面為...
2年前 (2021-06-30) 5388℃
“Edward H. Sargent”是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按理說這位大神的名字出現在《Nature》這樣的頂刊上,也是見怪不怪了,大神之所以是大神,發頂刊是家常便飯。但是,赫然發現他這次的文章是這樣開頭的“Reply to: ……”,看來這是有人質疑大神的文...
2年前 (2021-06-15) 4500℃
大多數固體材料加熱時體積膨脹,表現出正熱膨脹(PTE)。在光學、精密儀器和航空航天等領域,材料在環境溫度變化過程中的熱膨脹導致了巨大的尺寸變化使元件失效,極大地降低了器件精度和使用壽命。因此,控制材料的熱膨脹是高精度工業的一個關鍵問題。傳統的低膨脹材料,如因瓦合金,其比重大,熱膨...
2年前 (2021-05-01) 4164℃
深海,仍然是地球上最大的未知領域,因為它是如此難以探索。由于深海壓力極高,通常需要剛性船舶和壓力補償系統,來保護機電系統。然而,深海生物缺乏龐大或沉重的耐壓系統,卻可以在極深的地方茁壯成長,這種情況耐人尋味。
近日,來自中國浙江大學的李鐵風等研究者,受到深海獅魚結構的啟發,開發了...
2年前 (2021-03-04) 5046℃
2021年2月12日-19日, 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Science先后發表兩篇熱電材料研究論文,題目分別為《高熱電性能的高熵穩定硫族化物》(High-entropy-stabilized chalcogenides with high thermoelec...
2年前 (2021-02-19) 3904℃
日前,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正式發布了《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并指出該名單旨在提醒科研人員審慎選擇成果發表平臺、提示出版機構強化期刊質量管理。期刊預警不是論文評價,更不是否定預警期刊發表的每項成果。
該名單通過綜合評判期刊載文量、作者國際化程度、拒稿率、論文...
2年前 (2020-12-31) 5452℃
今天(12月17日),《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以下簡稱基礎版分區表)正式發布!
在線平臺網址:http://www.fenqubiao.com
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
2年前 (2020-12-17) 39821℃
根據《分領域發布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實施方案》,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成立了專業委員會、評審委員會、核心工作團隊以及誠信監督組,評審工作按照“同行評議、價值導向、等效使用”原則,制定了《有色金屬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發布實施方案》,評審采取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經過...
3年前 (2020-11-17) 3763℃
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目前已是第十三屆,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
3年前 (2020-11-08) 3307℃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48分許,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
3年前 (2020-10-07) 3598℃
9月10日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公布了ESI從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共10年6個月)的統計數據。希望大家無須對ESI排名太過看重,僅供參考。
中國內地有313所高校上榜、新增9所高校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新晉全球1‰...
3年前 (2020-09-15) 5608℃
劉錦川,1937年10月12日出生于中國四川省,材料科學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先進結構材料研究中心大學杰出教授 。
劉錦川院士主要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先進金屬材料的研究工作,在金屬間化合物、貴金屬合金設計和大塊金屬玻璃材料...
3年前 (2020-08-13) 7699℃
導讀:作者在范德瓦爾斯無機半導體中首次發現了體積單晶InSe特殊的變形能力和塑性,其在塊體形態下可任意彎折扭曲而不破碎,甚至能夠折成“紙飛機”、繞成莫比烏斯環,表現出罕見的塑性變形能力。InSe單晶超常規的塑性性能使其未來在柔性和可變形熱電能量轉換、光電傳感等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3年前 (2020-08-11) 3941℃
边吃奶边啪受不了好爽,喷奶水的毛片 mp4,国产丝袜熟女HD